為持續鞏固提升經濟發達鎮改革成果,海安市委編辦圍繞統籌謀劃、建強體系、匯聚資源,持續深化經濟發達鎮管理體制改革,著力構建系統完備、科學規范、簡約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。
一、突出統籌謀劃,凝聚改革合力。一是從“高”處統攬定向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發達鎮改革工作,主要負責人親自“掛帥指揮”、督察問效。市委編辦統籌協調,聯動發改委、資源規劃局等相關部門,研究制定改革配套支持政策17條,高頻次開展調研工作,幫助查找短板弱項、實現逐項提升。二是在“實”處配置資源。近幾年累計核增經濟發達鎮行政編制2名、事業編制14名,進一步充實工作力量。根據人員現狀、年齡構成等科學配置機構編制資源,重點滿足經濟運行、鄉村振興、基層治理、綜合執法等條線的用編需求。三是往“深”處調整優化。建立經濟發達鎮賦權事項動態評估機制,對符合鎮產業發展、社會管理和企業群眾需求的26個權力事項予以下放。以鄉鎮履職事項清單編制為契機,積極構建權責清晰、責能相適、履職順暢、保障有力的權責體系。
二、強化體系保障,護航經濟發展。一是做強“一窗辦”審批品牌。設置“一件事”“綜合窗口”等窗口28個,實現鎮村間、“前臺”窗口與“后臺”機構間的數據聯通。公安、稅務、水電氣等窗口常態化運行,構建“一門對外、一窗受理、一站辦結”政務服務模式。二是開好“‘碼’上辦”自助超市。創新設置“曲如意 ‘碼’上辦”自助超市,集中展示23個部門76項高頻事項辦理流程、申請表單的二維碼,方便群眾“線上”“線下”掃碼查詢。投入使用以來,已方便企業、群眾辦理事項760余件,極大提高了辦理效率。三是提優“1+N”綜合執法。持續推進執法隊伍建設,配齊配優執法隊伍,建立“智慧城管”1個指揮中心以及提醒談話、警示教育、行政檢查、責令改正、行政處罰等N種執法形式。新拓展行政處罰事項的應用場景4個。科學制定涉企行政檢查計劃,減少企業和群眾負擔。
三、匯聚資源要素,推進基層治理。一是推動“123庭隊所”共建。通過1庭(法庭)、2隊(交警、網格)、3所(派出所、司法所、法律服務所)共建,進一步夯實治理基礎。成立聯合黨支部,以鎮黨委副書記擔任聯合支部書記,建立完善協調會商機制,通過黨建引領,夯實基層治理組織堡壘。二是發揮聯動指揮效用。持續完善鎮域指揮中心平臺功能,打造綜治、信訪、司法、矛盾調解等多部門“一站式”聯合平臺,已開發并運行安全生產、城鎮監管、市政管理、環境整治等智慧治理應用模塊9個。打造“一體化”110接處警中心,實現與多元解紛中心無縫銜接。三是提升基層治理實效。創新打造工業園區“法治驛站”,開展“法治宣傳”進企業活動30余場。創新打造援法議事“群言堂”品牌,推行“說三事”“評三理”,打造“曲鄰有為”工作品牌。